住朋网 住朋网 住朋网

节后多地房贷利率上浮 2018年有没有买房“窗口”?

来源:中国新闻网 反馈/举报 2018年02月28日

    春节假期刚过,楼市传出一冷一热两则消息:一边是新年多地房贷利率上行,购房门槛再度提高;一边是春节期间不少二三线城市出现返乡置业热潮,房市热度犹在。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从紧、金融“去杠杆”等大势之下,2018年还有没有买房窗口?

    2018年开年以来,包括广州、深圳、北京、南京、济南等多个城市曝出房贷收紧、首套房购房贷款利率上浮的消息。金融“去杠杆”的效应正在房地产行业逐渐显现。

    房贷是影响房价走势的*关键指标之一,收紧的房贷叠加房地产调控政策,对约束房价上涨、抑制“炒房”的作用更为明显。但在此过程中,一些刚需和改善性购房者的买房门槛其实不降反升。

    在北京工作11年的白领陈磊*近一直在纠结是否换房。“去年3月份之后北京的二手房价确实降了不少,我想把现在自住的小房子卖掉,换一套**房”,陈磊说,但是现在换房算二套,北京大多数房子又属于非普通住宅,首付比例至少要80%,加上今年房贷政策也收紧了,不少银行二套房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%,这样算起来即便卖掉婚房,把贷款还上,也很难换到价格昂贵的**房。

    “房价降了,但是买房更难了”,陈磊所感受到的这种情况在其它城市同样存在。融360统计数据显示,2018年1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.43%,相当于基准利率1.11倍,同比上升21.75%。

    专家提醒说,2018年全国金融监管总体更加趋严,这种“钱紧”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发酵。官方对此已释放明确的信号。1月份,中国银监会表示,2018年将努力抑制居民杠杆率,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,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房地产融资行为。

    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,调控政策持续之下,2018年楼市将整体疲弱,销量将出现负增长。但他仍看好粤港澳湾区和杭州湾湾区。

    春节期间的成交数据似乎也说明二三线楼市热度仍存。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,今年春节期间,重点监测城市房地产市场惯例陷入“冰封期”,成交量环比跌幅多达90%。不过,受返乡置业等因素推动,29个二三线城市春节期间楼市成交量同比增加46%。苏州、福州等地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温。不少标杆房企都在非一线城市开启“春节抢收”销售。

    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,2018年春节期间,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成交比往年活跃,这传递出一个信号,即:今年全国楼市的主要支撑仍然来源于三四线城市。

    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,2017年三四线楼市的超预期繁荣推动中国商品房销售数据出现新高,当年,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销售份额提升至64.3%。报告认为,高规模的货币化棚改是去年三四线楼市复苏的重要推动力,未来三年内,棚改的高规模效应仍将延续,有棚改计划的城市可能会获的大房企和购房者的重点关注。

    尽管买房不易,但可喜的是,随着租赁市场的壮大和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,买房并不是解决上学、落户等难题的**途径。目前包括长租公寓等产品的大量涌现,房地产租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完善,租赁相关配套政策也正在快速落地。如:广州市2018年度立法工作部署动员会透露,拟对“购租同权”做出法律层面的明确和保障。

    伴随租房人群的增长,特别是在超大城市买房需求可能会被明显分流。结束4年的海外派遣,返回深圳工作的刘洋对中新社记者表示,今年暂时不打算买房。他住在距离公司很近的长租公寓,每月租金2000元人民币,租约稳定,生活也相对便利。他和女朋友打算今年结婚,暂时还没有买房计划。

  • 意向楼盘:

  • 姓名:

  • 手机号:

提交意向登记
作者: | 责任编辑:罗岚祯
    点击加载更多
    住朋网提示您

    您还未登录,请先去登录后再发表点评

    预约看房

    手机号
    姓名
    资讯点评
    分享到
    分享到QQ、微信等,请使用浏览器、微信、QQ的分享功能进行分享,您也可以复制以下链接进行分享。
    收藏
    在线咨询 0
    长按识别二维码
    0771-96355

    玉林住朋网微信公众号(查看更多)

    电脑端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反馈/举报

    申明:楼盘信息由开发商提供,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,请谨慎核查。

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桂B2-20210597

    桂ICP备:桂B2-20050072-1

    桂公网安备:45010302000021

    举报电话:0771-96355 | 举报邮箱:zpgy@zp365.com

   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
    广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
    南宁市互联网举报·辟谣平台

  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